許多人把這個運動課程當成人生必完成項目之一,也有許多人想把課程當作生日禮物送給自己。爬文了很久,卻發現這好像沒那麼容易可以考過‧‧‧‧‧‧

AIDA 2 這張證照我認為對自潛旅程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門檻。
在數字上,它代表了你擁有一口氣下潛16-20米深度、閉氣時間兩分鐘以上、潛游40米的能力。
對於自由潛水相關的基本生理學、動作技巧、安全觀念、裝備、競賽項目等都有著基本認識,並有能力在水下5~10米擔任潛伴的安全戒護員。
我自己從AIDA 2-3-4 到教練班的過程中,其實成就感最大的就是考到AIDA 2 的時候!(下完深度回到海面興奮到大叫的那種)
儘管課程中的重點該以學習和練習為主,但相信很多的人上AIDA2 都希望能在三日內順利取得證照!
可是......
不少人在課程中感到挫敗,他們不是閉氣時間不夠、也不是動作不好潛不下去。
到底是什麼原因而挫敗?又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提早準備的?
本篇將提供 AIDA 2 順利過關的關鍵因子!讓你們能在課程開始前預習和準備!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在下潛深度的過程中,除了心理狀態的適應之外( 例如覺得海下很暗、看不到底、或因水壓擠迫身體而心裡壓力隨之升高等 )
大多數 卡關 的侷限是來自於生理的部份
卡什麼? 就是卡那該*的耳壓平衡啦!
喂冷靜點啊!
因為壓力的變化,你是否有游泳到泳池底部或是搭飛機時感到耳朵悶悶痛痛的經驗?
而你又是怎麼解決掉那樣的不適感呢?請看以下影片!
自由潛水主要以倒立姿勢,也就是頭下腳上的方式下潛。過程中我們會面臨越來越大的水壓,迫使鼓膜往中耳的空腔方向凹陷,你必須將氣體填充回中耳,並把鼓膜推回正常位置使其壓力平衡。若不這麼做又持續下潛,耳朵會感到疼痛之外,甚至會造成鼓膜破裂或穿孔。
若你平常是使用上面影片內容中valsalva 伐式來做耳壓平衡的話,那麼很大的可能性(不代表所有人)會在課程中卡在水下3-7米間。
為何?有許多綜合因素
1. 氣體會往大氣壓力低的地方跑。當你頭下腳上倒立的姿勢下潛,中耳面對的大氣壓力比肺部大,此時你從肺部要將氣體傳導到中耳已經不易了,再隨著下潛深度越深,胸腔內的氣體會因水壓越大而逐漸被壓縮的越小,這時要出力再將氣體從肺部傳導至中耳,一句話:不容易啊~

2. 血液循環,當血流因倒立集中到肺部之後,肺門的壓力會上升,所以施作平壓時阻力變大,你得使上更大的力氣才有辦法。
3. 台灣氣候潮濕、若居住環境又夾雜許多過敏原或是遺傳造成鼻子過敏、鼻竇炎等等,都會容易讓鼻腔內相關黏膜肥厚堵塞造成氣體難以通過耳咽管到中耳,耳壓平衡施作不易。
像我自己本身鼻中隔彎曲、下鼻甲又因容易過敏造成肥厚而堵塞住耳咽管的開口。下潛時若耳壓平衡用valsalva我得用生命出力才能好不容易下個五米(以內)。有時甚至在水下兩米處就完全無法。
這麼多因素,那到底要怎麼過關啦!犧牲雙耳哦?
別怕,關鍵因子就在於剛剛影片中的另一種平壓技術。
法蘭茲( Frenzel )
它為自潛員開啟了輕鬆享受水下世界的大門,讓你不需要在水下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平壓,一切變得輕鬆。
原理就是將口腔的氣體,透過舌根的運作,或是臉頰的擠壓將氣體推進鼻竇、額竇和中耳。
你能夠在網路上搜尋到許多關於法蘭茲平壓的教學影片,不同教練的表述方式不一,而每個人的理解力也不大相同。因此,每一支教學影片都有它有效的地方。
這邊我提供不同的練習方式和步驟。靜下來!照著步驟好好練習。
首先這個D的氣音,必須是在閉氣時進行的